留守孩子的“代理妈妈”


   河南省西峡县坚持多年开展“代理妈妈爱心助学”活动,为农村留守儿童寻找“代理妈妈”。活动已惠及全县众多贫困家庭,一批又一批贫困留守孩子,走出困境、走向社会、走向成功。

  地处河南省西南部、伏牛山南麓、淅水中游的西峡县,坚持多年开展“代理妈妈爱心助学”活动,为农村留守儿童寻找“代理妈妈”。活动已惠及全县众多贫困家庭,一批又一批贫困家庭的留守孩子,依靠这种伟大的爱心走出困境、走向社会、走向成功。近日,记者走进西峡县的农村学校,探访这些可爱的“代理妈妈”和留守孩子。

  悉心照顾寄宿孩子

  西峡县回车镇屈原岗小学,因其文化色彩浓厚的校名,得以在多次撤点并校中保存。因此,学校的11名教师和273名学生格外珍惜在学校的生活。

  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,汽车终于开进了屈原岗小学的校园。天色早已黑了下来,校长和教师们在校园里迎候我们,孩子们三三两两在校园里走动。

  魁梧壮实的校长阎九升告诉记者,他们这里因情况特殊,孩子小,且大多是留守儿童,加上路程远,所以只要不是村子附近的就全部住校,每隔两周家长接送一次。如今的273名学生中,学前3个班的幼儿就占了98名。而住校的70人当中,大部分是学前班的孩子。

  “老师们也一样,几名身为母亲的老师,或住回车镇上,或住西峡县城,但她们也要轮流住校照看孩子。”阎九升说,“每逢值班,几名老师只能依靠家中老人或请人照看自己的孩子,在学校当‘代理妈妈’。”

  记者随同一名女教师走进孩子们的宿舍,一间大教室里,摆放了十多张上下两层的铁床。有一张单人床的一层放了两个小枕头,一问才知道,一层睡两个孩子,一是“宿舍”有限,二是节省照看学生的“代理妈妈”,三是孩子们挤到一起更暖和一些。

  “您的孩子多大了?几天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了?”记者问随同的曹梅老师。

  “孩子7岁,奶奶照顾他,我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见到他了。”曹梅回答说。随后她又补充道:“但天天可以给孩子打电话。”

  1998年大学毕业的曹梅,来到屈原岗小学任教已经15个年头,从谈朋友到结婚生子,她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如今,她和她的同事们都成为这些留守孩子的“代理妈妈”。夜里,有孩子要撒尿、有孩子突然大哭想妈妈、还有孩子突然发烧,“代理妈妈”们就像亲妈妈一样及时处理孩子们的问题。

  助农村孩子改变命运

  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”。2012年9月13日上午8点,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初中的操场上,当大家唱起这首歌时,许多学生泪流满面。

  这一天是西峡县妇联2012年度“代理妈妈”资金发放启动仪式举行的日子。除了县委统战部、县妇联、县教体局、五里桥镇的领导等参加了仪式之外,“代理妈妈”代表周玉贵、杜光辉也参加了仪式。

  西峡县教体局局长董联军告诉记者,“代理妈妈”是由西峡县妇联牵头发起,县委、县政府推动的爱心助学,是西峡县发动社会力量关注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首创。既可以某个单位或企业的名义,也可以是私营企业主、个体经商户,甚至是某一个家庭,都可以充当“代理妈妈”这个饱含爱心的角色。从1996年开始,该活动已惠及全县众多贫困家庭,一批又一批贫困家庭的孩子依靠这种伟大的爱心改变了命运。

  在这次资金发放仪式上,五里桥镇75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,获得了3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资助。他们依靠这笔资助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。

  丹水二中校长刘玉国给记者举了一个他们成功为学生寻找“代理妈妈”的例子:从小被两个单身汉舅舅抱养的初三学生胡营,家住深山区,经济条件差,几度差点辍学。县文明委干部李英彩认领了胡营的“代理妈妈”任务之后,从多方面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,鼓励胡营一定要把书读下去。学校还在网上发出了为贫困生寻找“代理妈妈”的帖子。后来,来自南阳市的“爱心飞扬”团队派人来到了丹水二中,经过座谈、到贫困生家中走访等多项程序,最后确定将胡营等16名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学生列为关爱对象。

  “我一定要努力学习,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,报答‘妈妈’们对我的关爱。”面对记者的采访,从小就离开母亲,没有享受过母爱的胡营一脸自信地说。

  争当“代理妈妈”

  西峡县寨根初中有一名80后的教师杨冰,她写的一篇《教育之花与绿叶之情》的发言稿,在全县教师队伍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。

  杨冰1984年出生于西峡县重阳镇,2009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,同年考上西峡特岗教师,被分到寨根初中任教至今。大学毕业,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贫穷落后的山村,杨冰的落差很大,并且不止一次地动摇过。但是,真正使她最终决定留下、并且义无反顾地报效于自己的工作的,还是因为学生。

  “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,不由想起我也是来自农村家庭,再想想自己求学过程的艰辛。我猛然觉得,我应该坚定自己的选择。”杨冰这样描述她的思想嬗变过程。

  “如今,我像爱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热爱我的学生,热心地为孩子们解决学习、生活中的困难,所以,有孩子偷偷地把我比作他们的妈妈。”杨冰羞涩地说,“虽然我还不够中学生妈妈的年龄,但还是乐见孩子们这样的称呼。我想,如果孩子们成功了,他们就犹如花蕾绽放,而我这个做绿叶的,怎么能不偷着乐呢?”

  “在西峡县的农村学校,有一大批像杨冰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在教学一线的教师。”董联军自豪地告诉记者,近年来,社会上许多相识和不相识的人都争着当贫困留守儿童的“代理妈妈”。

  西峡县教体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,近几年,全县出现了许多争当留守儿童“代理妈妈”的感人故事。丹水镇有一对做生意的小夫妻,跑到学校多次才抢到一名当“代理妈妈”的名额,之后他们每两周都抽出半天时间,到学校去找他们的“孩子”,送钱送物送关心,让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孩子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。(记者 郭炳德)